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2025年是海南解放七十五周年,为铭记海南解放光辉业绩,弘扬琼崖革命斗争精神,注入建设自贸港强劲精神动力,海南省档案馆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精心组织策划推出海南革命斗争与解放全景式档案纪实,从郭钦光到王国兴,从孤岛奋战到大军渡海,从迷雾丛丛到光耀琼州,全方位展示在中国共产党(或早期党组织及革命先驱)的领导下,海南是如何坚持斗争,举红旗二十三年不倒,最终求得解放的历史过程。一张张斑驳的图片、一份份泛黄的文件、一封封陈旧的电报……档案以最原始的姿态,最真实的容貌,记录着历史,赓续着根脉,穿越时空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本文为专刊第六期(共六期)
解放海南:
从战略反攻到跨海决战的历史征程
(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建国协议,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国内战争。
琼崖国民党当局更是厚颜无耻,公开扬言:“中国今天已经国共合作了,但琼崖不能合作,因为琼的不是共产党,而是‘奸匪’!”
琼崖国民党当局竟以这种卑劣的借口,抹去共产党在琼崖的存在,企图独占琼崖。为此,他们不断制造摩擦事件,挑起事端,甚至残忍地发动屠杀惨案。
1945年9月2日夜里,按照上级指示,琼崖独立纵队第二支队和昌感崖县委、昌感联合县民主政府共同带领一百多人进驻感城麦家祠,准备接收日军武器。9月3日,当地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包围麦家祠,与日军勾结索取弹药,向我军发起疯狂进攻,结果我军仅4人侥幸存活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这就是琼崖国民党当局制造的麦家祠惨案!抗战刚结束即下此毒手,暴露出国民党当局的狼子野心。麦家祠事件是琼崖国共当局内战的开始。
由此,国民党当局加紧排兵布阵,于1945年10月、麦家祠惨案爆发的第二月,便派遣装备精良的四十六军渡琼,对我军形成清剿之势。
从1946年2月起,开始对五指山根据地进行清剿,此时,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后改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大约有8000名队员,而国民党主力部队、保安团及地主武装大约有4万人之多。
至1947年11月,国民党张发奎、蔡劲军、韩汉英等先后派兵多次进攻琼崖解放区和独立纵队驻地。
(二)
面对严峻形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琼崖特委采取各种措施和行动,有力地回击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一次又一次的清剿。
首先,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和诚意,争取和平建琼。
1945年10月,琼崖特委发出了《关于当前局势及对策的紧急指示》,提出奋斗的方向是坚决反对内战,集中一切力量为争取和平建设而努力奋斗。同时两次致函琼崖国民党当局提出和平谈判的建议,并派庄田两次前往进行谈判。
其次,做两手准备,在争取和平愿景的前提下,对国民党当局的武力清剿坚决进行自卫反击,采取灵活方式击退四十六军的多次进犯,后又多次打破蔡劲军的清剿计划,致使蔡劲军因清剿不力被免职。
第三,从1947年1月起,我军开始着手开辟白沙、保亭、乐东根据地,至1948年6月与五指山连成一片,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称赞。
最后,1947年5月,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区委员会(简称琼崖区党委),推选冯白驹为书记,强化了党的政治建设。10月,将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
从此,琼崖纵队响彻琼崖!
(三)
1948年7月以后,琼崖战场形势开始好转。为此,从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琼崖纵队对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秋、春、夏三大军事攻势,有点像内地三大战役的缩小版,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此时,国民党三十二军被解放军击溃,从青岛撤至琼崖,国民党在琼崖的兵力大增,琼崖纵队不得不退回解放区进行防守。
紧接着,国民党五十军三十六师和山东省保安旅及其他番号的部队也陆续溃逃至琼崖,使岛上国民党兵力达到10万人左右,薛岳任防总司令,统管这10万兵力。
而此时,琼崖纵队有1.6万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2000多人,与国民党驻琼10万军队相比,悬殊巨大。为保存实力,上级曾指示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北撤至山东烟台或南撤至越南,但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最终坚守孤岛,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大军横跨琼州海峡,进行伟大的渡海战役!
(四)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正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先后多次就海南岛战役问题进行部署。
其中落款为“毛泽东 十二月十八日于远方的电报”回复林彪,定调以四十和四十三军攻打琼崖;一月十日(1950年)的电报,则明确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旋即,1950年2月,十五兵团在广州召开解放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四十军、四十三军及琼崖纵队负责人参加,邓华司令员主持会议,确定并上报了渡海作战方针。
毛主席于二月十二日回电同意转变战术,实行先分批潜渡再择机大举登陆的打法,后来都证明完全正确,充分展示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智慧。
为参加广州会议,琼崖纵队派遣符振中等干部携带海南岛作战地图及有关敌军情报,突破敌人层层封锁,乘船偷渡到雷州半岛,为十五兵团提供了具体的岛内军事情报。
与此同时,为适应渡海登陆作战,全体指战员进行各种适应性训练,并派人到香港等地购买、收集渡海船只。
1950年3月,四十军、四十三军先后二批四次,约9000人成功潜渡登岛,与约1.6万名琼崖纵队组成内应。
1950年4月1日,为配合接应部队潜渡和大举登陆,琼崖纵队司令部发出工作指示,要求全力做好各项接应工作。
1950年4月10日,十五兵团前线指挥所向部队发出大规模渡海作战部署。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十五兵团前线指挥所一声令下,千舟竞发,直奔海南岛。
四十军、四十三军八个团25000余人,乘船近三百只(大部分是木帆船),于17日在临高角、博铺港等地大规模成功登陆,用木帆船打败军舰,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篇章。
18日,薛岳远走台湾,魂惊天涯!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人民解放军兵分东、中、西三路,通过美亭决战后乘胜追击,直捣天涯。
4月30日把红旗插上天涯海角。
5月1日,在八所完成最后一战,海南岛旋即宣告解放,光耀琼州!
1950年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海南岛解放消息。
1950年5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电贺海南岛全部解放。
在整个渡海作战中,共计歼敌31985名,而我军也付出了4614名战士的生命代价,痛哉!
(五)
在登岛作战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故事,我们讲述以下几个,以示铭记。
一是白沙门战斗。我们说,最后一次潜渡登岛是3月31日,由四十三军一个团和一个营负责实施。其中三营八连和九连在海上与敌舰作战的过程中偏离主力部队,独自在海口白沙门登陆,被敌人发现后团团围住。白沙门是一块军事禁地,没有任何掩体,将士们完全暴露在敌人的射眼下。但是,就是在这样一块“绝地”上,将士们顽强地与敌军战斗了两个昼夜,打死打伤敌军一千多人,最后除几位伤员被掩护抢船突围外,1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
二是风门岭战斗。解放大军登岛后,国民党守军就布局打算吸引解放军往黄竹、美亭地区进行决战。解放军看破了敌人的算盘,将计就计,43军128师迅速挺近美亭将敌包围。127师负责抢夺军事高地,阻止海口方向的援敌。其中风门岭就是澄迈至海口公路旁的一处高地,由381团一营一连的官兵抢夺占领。敌人为了拿下风门岭,组织了一个山炮连、三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炮连,外加5门火箭筒和100多挺重机枪,还有好几架飞机,不断向风门岭上投弹、炮轰和冲锋,但是无济于事,敌人在付出五百多具阵亡尸体后败下阵来。而我军也付出巨大牺牲,为守住风门岭,只有13名战士活了下来!
三是黄长轩烈士。他是40军119师副师长,在大军登陆的当天,他去慰问伤员时被敌机打中大腿,因失血过多光荣牺牲,年仅36岁,成为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他长眠在临高角,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
还有以下海南著名革命人物,我们也一同记住他们:
1.张云逸(1892—1974),文昌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周士第(1900—1979),琼海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卢胜(1911—1997),琼海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4.庄田(1907—1992),万宁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5.符确坚(1906—1972),文昌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6.吴克之(1911—1985),海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7.马白山(1907—1992)澄迈人,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
8.陈青山(1919—2003)福建惠安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9.曾镜冰(1912—1967)海口人,建国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
10.谢飞(1913—2013),文昌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
11.刘秋菊(1899—1949),海口人,先后担任过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特委妇委书记等职务。
12.陈理文(1928—1986),黎族,保亭人。全国特级战斗英雄。
……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