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战光辉历程丨坚持内线,挺出外线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8-25  打印本页 次浏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琼崖抗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9年日军铁蹄践踏琼崖大地,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6年多的抗战历程中,琼崖军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此,“琼崖史志”特别开设《海南抗战光辉历程》系列专栏,围绕海南抗战史上的重大事件,讲述抗战故事,重现光辉历程。

坚持内线,挺出外线

为粉碎日军对琼崖西区和东区及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二支队主力的“蚕食”“扫荡”,1943年3月18日,中共琼崖特委发出《关于反“蚕食”斗争的新指示》,制定了“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方针。

  • 内线方面主要指:巩固现有的各种组织,恢复被破坏的各种组织,彻底肃清敌顽的奸细、爪牙、降敌附顽危害抗战的敌对分子;打进敌伪军内部,开展工作,争取敌伪投诚、反正,争取伪维持会长、伪村长为我服务;部队应以分组打游击为主,但不能放过集中打击敌人的战机,同时必须积极协助地方恢复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 外线方面主要指:争取军事胜利,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打通各抗日民主地区的联系。

此时,先行进入琼山县第二区和澄迈县第三区交界处儒万山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支队第三大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行动,为开辟儒万山根据地排除了障碍。不久,第一支队部和第一大队开到儒万山,随之而来的还有独立总队直属医院、机械厂和新闻电台。此后,日军接踵而至,在儒万山周围建立碉堡,步步为营,向内压缩,实施围困。

第一支队以一部分兵力突出外围,绕到敌后开展斗争。内线部队则化整为零,配合当地中共组织发动群众,与敌周旋、战斗,打了不少胜仗。在根据地周围,还协助地方建立了10多个乡的抗日民主政权。第一支队在儒万山站稳脚跟后,即派出第三大队向六芹山开进。冯白驹率党政军领导机关也从琼文地区西迁六芹山。五六月间,第一支队第二大队撤出琼文,向澄迈、临高、儋县挺进,配合第四支队发展琼西的抗日斗争。

在作出“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决策之后,琼崖特委放弃了在内洞山建立中心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向琼西南转移,在琼崖特委、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独立总队部迁入六芹山后,即派第二支队向昌感、白沙边区挺进,为创建白沙抗日根据地作准备。

中共琼崖特委制定的“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作战方针,是在琼崖抗日战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后,根据琼崖实际情况,运用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结果。对于保存老根据地、发展扩大新根据地,把抗日战争推向全岛,粉碎日军强化海南占领区的图谋,发挥了重大作用。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