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革命先辈 凝聚青春奋进力量——文昌市“红色故事青年说”宣讲(第二期)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4-04-04  打印本页 次浏览

红色故事铭刻初心,红色精神催人奋进。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精神的使命感。中共文昌市委宣传部联合文昌市教育局、共青团文昌市委从各中学校园里选拔出优秀青年学生宣讲员,组建成文昌市“红色故事青年说”宣讲团。

文昌市“红色故事青年说”宣讲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青年学生领学促学的作用,以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契机,走进红色革命纪念场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既是缅怀先辈,更是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文昌代代相传。


今天

文昌市“红色故事青年说”宣讲团第二期

将带您走进

冯平同志纪念馆、符克烈士纪念园

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渡海先锋营赤水港登陆纪念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光辉岁月

感悟初心使命

微信截图_20240408145355.png

冯平同志纪念馆

冯平同志纪念馆

在冯平故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坐落于文昌市南部的东路镇美德村


纪念馆由冯平铜像、陈列室、纪念亭、故居和迎宾轩等组成,占地面积2634平方米。纪念馆正门上方悬挂黑漆木雕匾牌,镌刻张爱萍题写的“冯平同志纪念馆”7个大字。庭院正中矗立冯平身穿戎装的全身铜像,铜像高2.5米,重1000千克,铜像基座正面镌刻着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冯平同志”。铜像后面是陈列室、纪念亭。陈列室共分五个部分,通过照片和史料、文字说明等形式,全面介绍冯平各个时期学习和革命活动的情况,再现了冯平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1997年4月,冯平同志纪念馆及故居被海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符克烈士纪念园

符克烈士纪念园

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往龙马地区方向


1995年,海南各级政府拨款和海外侨胞及各界人士捐资43万元建符克烈士纪念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园名。纪念园由雕像、凉亭、陈列馆组成,占地面积8799.12平方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陈列馆正面上方是石刻壁墙镌刻冯白驹于1951年为符克烈士提的词:生为民,死为民,生伟大,死光荣。展厅内采取照片、史料、遗物、书刊、绘画等形式,介绍了符克烈士求学和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的事迹。

符克烈士纪念园于1997年4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位于公坡镇三联小学校园西南


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原位于文昌市公坡镇五一村委会茗山中村周氏祖祠内,曾两次遭毁坏。2004年,由公坡等地区革命先辈倡议,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在今公坡镇三联小学校园西南重建,占地面积139.52平方米,建筑面积279平方米。一层楼栏额横刻“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二层楼栏额雕有红五星。一、二层楼前后置走廊,主体各置一展览厅。一楼展厅前后各开一门,左侧墙壁上陈列许侠夫、罗文淹等同志的生平简略及遗像,旁边置一书柜,里面陈放着《列宁选集》《琼岛星火》等书籍,厅内右侧置一楼梯通往二楼,二楼展览厅内东南面墙壁上置五角星、党旗组合图案。

渡海先锋营赤水港登陆纪念碑

赤水港渡海先锋营登陆点纪念碑

位于文昌市昌洒镇赤水港海滩边


1950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1000多名指战员,在团长徐芳春的率领和琼崖党政干部林栋的协助下,分乘21艘帆船,从雷州半岛的硇洲岛起渡,琼崖纵队指定活动在琼文地区的独立团前往接应,文北(今属文昌北部地区)县委书记叶明华、县长李光邦带领党政干部前往沿海地区接应。3月11日9点,渡海部队在文昌赤水港一带登陆,经过激战,击退岸上守军后,胜利登陆,后与文北县委党政干部接上关系,并在龙马地区同琼纵独立团会合。

纪念碑于2001年建成。2021年修缮。由红色碑体、碑文、基座等构成,水泥结构。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9平方米。南边是赤水港海滩,周围有椰子树和木麻黄树。该碑现保护较好。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