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快来看看!境外高薪诱骗、游戏诈骗、低价陷阱…暑假高发电诈全解析!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7-20  打印本页 次浏览

当前正值学生暑假,电信网络诈骗(简称“电诈”)案件持续高发,手法不断翻新,诈骗分子已将青少年及家长群体作为重点目标之一。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假期,桂林市公安局特此发出下列重要提醒!请广大家长及青少年务必提高警惕,认清以下高发电诈类型及其特征:

一、高薪引诱偷渡类

手法特征

骗子通常会在网络上散布“境外高薪工作”信息,如客服、游戏代练、技术员等,承诺包机票、签证、食宿,诱骗学生或待业青年偷渡出境,实际上多为强迫他们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甚至实施绑架勒索。他们常以“出境游”“项目考察”“暑期实习”等幌子掩盖真实目的,并在初期伪造正规公司资质,如虚假官网、员工工牌等,增强可信度。

这类骗局的手法特征包括:招聘信息模糊,回避具体工作内容;薪资远高于行业标准却无合理解释;催促快速决定,制造“名额有限”的紧迫感;签证类型与实际工作不符(如持旅游签却声称可长期务工);要求通过非正规渠道出境,如绕道第三国或夜间偷渡。此外,骗子常利用社交平台精准投放广告,渗透游戏群、兼职群、留学生论坛等,甚至通过“熟人介绍”降低受害者警惕性。

近年来,此类骗局升级,出现“电竞战队招募”“直播运营”等更贴合年轻人的诈骗新话术,诱骗年轻人赴东南亚后转卖至诈骗园区。部分受害者因拒绝参与犯罪而遭殴打、电击,甚至被勒索高额赎金。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所谓的“低门槛、高回报”境外工作保持绝对警惕;非法偷渡出境风险极高,人身安全毫无保障,对“包机酒”“免经验”等高薪招聘保持警惕,核实公司资质,避免轻信社交平台陌生联系人,出境前可向警方或外交部热线12308咨询风险。

二、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手法特征

这类骗局通常利用青少年对游戏虚拟物品的强烈需求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精心设计陷阱。骗子会在热门游戏的公屏聊天、世界频道频繁刷屏,发布"扣1送道具""限量皮肤低价出""高价回收账号"等极具诱惑力的广告,吸引玩家注意。他们往往伪装成普通玩家,使用游戏内私聊功能建立信任,然后以"平台手续费太高""急出便宜卖"等理由诱导受害者脱离官方交易渠道。常见手法包括发送伪装成正规交易平台的钓鱼链接,这些虚假网站做得与真实平台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客服聊天窗口都伪造出来,让受害者在"客服"指引下逐步完成转账操作。

这类诈骗的手法特征:一是交易条件异常优惠,明显低于市场价;二是坚持要求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私下沟通,拒绝通过官方渠道;三是会制造各种紧急情况,比如"再不下单就被别人买走了""活动马上结束",迫使受害者匆忙做决定;四是通常是以受害人收款账户填写错误要求交解冻费更正账号为由实施诈骗;五是专门挑选深夜或家长不在身边的时间段实施诈骗,降低被成年人发现的概率。

警方提醒

游戏交易必须在官方认证渠道进行,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教育孩子警惕游戏内的“低价诱惑”和陌生人的“免费赠送”,涉及钱财交易必须与家长沟通确认,切勿私自开启屏幕共享。

三、虚假购物服务类

手法特征

这类骗局通常以极具诱惑力的低价商品作为诱饵,比如标价只有市场价3-5折的苹果手机、热门明星演唱会门票或者游戏点券。骗子会在闲鱼、微博超话、贴吧等平台精心包装账号,盗用真实卖家的商品图片和描述,甚至伪造交易记录和刷好评,打造靠谱卖家人设。常用套路就是诱导受害者脱离平台交易,比如说"平台抽成太高""走私下可以便宜20%",然后引导到微信或QQ上沟通。

另外一种骗局:

有些骗子会先同意在平台上交易,但发货时填写虚假单号,然后以"急用钱"为由催促买家提前确认收货。等钱到手后,要么发出的快递货不对板,要么直接注销账户消失。

警方提醒

请务必在官方、正规电商平台购物,并使用平台提供的官方支付渠道进行交易!切勿轻信私下转账要求。陌生“客服”联系退货退款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如遇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信任的老师!

请大家转发起来!

青少年的身心安全

是全社会共同的牵挂

让我们一起

为青少年筑牢反诈防线

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