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昌市以扩增优质学位破题开局,以提升教学质量固本强基,全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民生实事,推动全市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大投入
办学条件实现优化升级
文昌市文汇小学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破解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是我市教育工作的核心发力点与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城区学位较为紧张,本来很忧心孩子的上学问题,今年九月文汇小学正式开办,学位宽松多了,孩子也能顺利入学了,心里面踏实多了。”说到孩子入学问题,一名家长反馈道。
开学季将至,我市教育设施建设迎来新进展。今年,新建的文汇小学正式启用,同期建设的第六小学(一期、二期)和第五小学综合楼也已顺利通过验收,并于开学后正式投入使用,这批项目共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2955个,均为我市PPP基础教育项目的子项目。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城区及重点乡镇中小学的新建、改扩建工程。通过合理调整学区划分、优化存量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城区学位压力。同时,高标准配备新建学校设施,加快原有学校硬件升级,重点加强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信息化教学设备建设。
近三年,我市累计投入8.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成功创建24所省级规范学校;投入3369万元为119所公办中小学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建成107间“同步课堂”教室,覆盖17个乡镇,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队伍建设迈向提质增效
文昌市首届中小学校(园)长人人公开课活动现场
教育发展好,教师是关键。我市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历史长河中,虽然个体生命是很短暂的,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又是永恒的……”市实验中学校长陈军在首届中小学市级校(园)长公开课活动中面向七年级(7)班的同学进行授课。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生命价值有了更深理解。这堂优质课的背后,是我市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市深入实施“强师工程”,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全市共引进736名优秀教师,优化配置48人,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交流轮岗校领导77人、教师353人,赴乡镇学校帮扶203人。
“其实我们在活动上看到了很多的变化,各优秀园长们带给我们的启发,将去一线教学中认真地实践。”文昌市幼儿园副园长陈强表示。
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我市构建了“三层六阶”培养体系,建成21个名师工作室,近三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万余人次。同时,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给乡镇学校注入“源头活水”。我市积极开展 “送教下乡” 活动,通过在评优评先中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优秀乡村教师安心扎根基层。
加速乡镇教育质量跃升
文昌市文城中心小学开展集团化办学教研活动(图源:文昌市文城中心小学)
为满足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市持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集团化办学后,核心校骨干教师定期交流,带来新颖教学模式,共享的优质课件、教研成果,让课堂更生动。在各学段的教学质量监测中,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新桥中心小学成员校许宇浪执行校长欣慰说道。
新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镇学校,过去因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有限,与城区学校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市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现在,借集团化办学的东风,我们以本校为核心,携手成员校协同发展。通过推动理念共融、实行师资轮岗交流、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打破了校际壁垒,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进’的转变,全面推动集团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市第二小学陈其欧校长介绍。
为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市坚持固本强基补短板。一方面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达标工程,重点改善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卫生设施等条件,确保乡镇学校办学条件“硬指标”全面达标。另一方面优化学校布局,已有序撤并32所50人以内的小规模学校,通过撤并教学点、合并学校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人民群众让子女“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体艺教育绽放夺目光彩
文昌市第五小学跳绳队训练现场(图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日前,国际跳绳赛场上捷报频传,文昌市中小学跳绳健儿在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中劈波斩浪,斩获4金1银。
文昌市第五小学跳绳队队员吴毓恩:“在这次比赛中,我们拿了非常多的第一。感到非常开心,也觉得这几年来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取得了好的成果。在此,我要感谢老师的付出,感谢学校的栽培。”
跳绳运动的普及,有效带动了文昌学生多体育项目技能水平的提升,各类人才在各级赛场崭露头角。文昌市华侨中学郑怡媛同学代表国家队在2025年亚洲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女子平地跳高比赛中为中国队拿下锦标赛自由式轮滑项目第七块金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当代中学生蓬勃向上精神风貌和精湛的竞技水平,也为文昌学子赢得荣誉。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张超同学在2025年全国青年沙滩排球U系列锦标赛广州站的激烈角逐中,凭借精湛球技和顽强毅力,勇夺U15男子组全国冠军。成为该项目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其他项目也实现多点开花。近三年在足球、游泳、羽毛球、排球等项目的省级及以上比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赛事一等奖(金牌)超300项。
近年来,全市学校“五育”融合精彩纷呈,展现“全面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创新构建“红绿蓝”思政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思政课教研室和2个思政实践基地。开设航天科普课程,启动双卫星工程,连续承办3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相关项目获评全国优秀社区教育品牌;14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覆盖1.24万名学生,在2024年CSP-J/S认证中85人次获奖,2025年一名学子斩获全国青科赛银牌。
用心用情办好教育实事
文昌市联东中学住校学生洗漱热水供应项目(图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着力推进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2022年,对我市公办普通初中421间普通教室进行照明改造;为全市127所小学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分区域配备视力监测设备28套;建设4所公办幼儿园。
2023年,对我市高中253间教室进行照明改造;为631间教室(功能室)配置空调,并对9所学校实施线路改造和电力扩容;资助学生34421人次共2620.72625万元。
2024年,为1143间教室(功能室)配置空调,并对相关学校实施线路改造和电力扩容;完成17所公办中小学的学生宿舍热水系统改造。
2025年,计划为文昌市82所中小学更新数字教学设备,提升中小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条件;完成5所寄宿制中小学热水洗浴供应项目;在全市111所学校安装1124个饮水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28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提升;与市菜篮子公司合作直供平价食材,每餐为学生节省0.5元,惠及3.2万余人;出台《校服管理实施办法》规范采购,保障质量。
下一步,文昌市将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锚定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义务教育新生态,努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教育强市贡献文昌教育力量!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