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合肥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腮腺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同时,广大师生家长要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时刻绷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弦。下面这份预防指南请收好——
近期,国内疫情仍呈局部高发、多点散发态势,省内部分地区相继报告输入病例。刚刚过去的假期人员流动增加,发生跨地区疫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预防措施:
1.做到每日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减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告知老师。
2.非紧要不离肥。近期有高中低风险地区旅居史,应主动通过0551-12345、所在单位、社区进行报备。
3.勤洗手,勤通风,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需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并配合测温、主动扫场所码、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疫情防控信息,以便第一时间掌握防控措施的动态调整。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2.出现流感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
4.保持生活和学习环境整洁,定时通风,保证每日通风3次以上,且每次不少于15分钟。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接触到感染水痘或带状疱疹的病人,或者这些病人污染后的用具后,有可能感染水痘。
预防措施:
预防水痘传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水痘疫苗。学生通过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减少在校期间感染水痘的风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同时手、足、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一般预后良好,仅有极少数病例发展为重症。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3岁以下儿童。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制度,早发现,早隔离。
4.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
5.做好日常消毒(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
6.接种EV71型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它好发于秋冬季,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常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工厂等集体单位暴发。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务必洗净双手。
2.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牡蛎等贝类海产品。
3.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4.学校应做好晨检和因病缺勤等日常性防范工作,及时发现病例。
5.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清洁人员处理前应做好个人防护。
6.建议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后,再复工复学。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
预防措施:
1.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定期开窗通风。
3.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及早就医,并主动向学校报备,不隐瞒、不带病上课。
4.规范治疗,患者出门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5.按要求参加结核病筛查,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复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到15岁。主要症状表现为腮腺肿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3.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