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推广各地各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海南省教育厅在市县每月收集和报送案例的基础上,遴选了12个校内提质增效减负的工作案例。今天一起来看这3个学校是如何落地“双减”的!
海南省第二批校内落实“双减”典型案例(三)
文昌市联东小学
以美育人、以美启智。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现有办学资源,开设了课后特色美术课程工作坊,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艺术的熏陶,培养其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扎实落实“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教育理念。一是通过对文昌地方乡土文化进行调查,采风、了解乡土文化的起源、特色、文化价值等,收集美育特色资源,将其融入美育教学课堂。学校老师在美育浸润团队配合下探究如何通过工作坊特色美育教学,结合学校师资情况开设了四个工作坊。利用“常规课+特色课”模式,向学校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每周开设文昌灰塑、掐丝珐琅工艺画、传统书画、传统版画等中华传统美术文化课程,丰富学校的美术课程,从传统美术课的“碎片化学习”延伸到美育工作坊“项目式学习”。二是结合学校的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举办“作品观摩+现场展示”形式的美育作品展,给学生搭起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三是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文昌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融入学生创意作品的创作,打造美育特色品牌,打造与美育相关的学校文化,积极拓宽美育教育实践路径的实施,以满足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有效落实“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理念。
文昌市抱罗中心小学
开展“悦读分享”活动,规范提高学校读物管理。为加强校园“读物管理”,学校老师利用每周六上午的时间,以讲座形式在图书馆为学生推荐各类读物的活动。学校组建了一支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主讲嘉宾”团队,一人负责一期主题,每周一期,以讲座形式在图书馆为学生推荐各类读物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没有年级限制。在活动上,主讲老师带着准备好的分享主题与同学们“相遇”,通过“教师分享”“学生感悟”“交流体会”“试挑读物”四个环节让学生明白挑选正确读物的重要性。主讲老师扮演着引路者的身份,把学生们领到神奇的“悦读”世界,表现积极的孩子还会得到精美的图书,每次活动的尾声孩子们都是带着依依不舍离场。活动实施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热情特别高涨,“周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期待。
琼海中学附属小学
课间操全面落地见效。学校全面扎实开展课间操活动,将课间操时间定在每天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中间。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和视觉疲劳,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为解决阴雨天气和场地受限等问题,保证学生每天的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学校除了进行室外广播体操外,还开展室内桌面操。学校体艺组引导各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喜好,不断更新桌面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自编,把当下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元素和舞蹈元素加入桌面操中,学校桌面操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听我说》《天天向上》《少年》等具有新颖性和流行性的音乐,既可以保持课间操体育活动,又可以使课间操变得多元素,更受学生的欢迎,提高学生对于课间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缓解学习压力,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学校还举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桌面操比赛,提高桌面操的质量。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