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这些防溺水知识转给师生家长~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2-24  打印本页 次浏览

微信截图_20250225095055.jpg

据不完全统计

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堪称“第一杀手”

水边玩耍、下河玩水

三五成群结伴游泳

下水摸鱼、水中捞物品

都是未成年人溺水的主要原因

 防范溺水

 要了解容易溺水的几种情况

 警惕溺水高风险地点

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一定要牢记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微信截图_20250225095108.jpg

这些自救措施也请让孩子牢记!

危急时刻能救命!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教育局